籌建藝術園區的想法,可回溯自江賢二於1980年代旅居紐約長島東漢普頓(East Hampton),當時他希望能在一年間,短暫開放自己的工作室,與大家分享他由大自然領受的美好與感動。台東金樽這依山傍水的環境,俯瞰金樽海岸,遠眺綠島,讓江賢二清晰地看到了開放畫室的可能性。

2008年,江賢二定居台東金樽,約莫在2011年,他開始醞釀建造一座藝術園地的念頭。他與夫人范香蘭透過賣畫及出售房產,分期買下他們位於金樽工作室周邊土地。2014年前後,更捐出自建的住宅和私有土地,向台東縣政府提出「江賢二藝術園區」的興辦事業申請計畫,並透過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嚴長壽董事長,以及一群支持此理念的企業家協助,共同興建「江賢二藝術園區」。

江賢二理想中的藝術園區,是一個將自然、藝術與建築融為一體的地景,並且本身便是一件藝術品。藝術園區由江賢二與在台灣、德國兩地執業的建築師林友寒共同設計,由清水建築工坊董事長廖明彬負責施工營建,並由台東建築師黃文榮負責在地設計整合。園區空間兼顧美學、觀念性與實用性,包含接待中心、三個展覽廳、駐村交流會館等設施。部份藏家深受其願景感召,紛紛回捐作品予園區永久典藏。江賢二認為藝術園區是他「一輩子最完整的作品」,也期許它能成為花東在地藝文發展邁向國際的重要亮點。

2 - 圖檔
3 - 圖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