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江賢二重要的生命養分,無形間也成了他創作的靈感。江賢二作品畫面中最為人所稱道的色彩層次與不受顏料堆疊影響的透明感,便是從音樂中尋得的靈感。

江賢二就讀師範大學期間,曾目睹法國指揮家查爾斯.孟許(Charles Munch)指揮樂團的排練,孟許指揮時專注的神情,以及對音樂極致追求的態度,深深影響了他,日後回憶時,他說:「(我)不知不覺間受這種音色透明感的影響,特別是弦樂那種一層一層交織、音色一層又一層的鋪展。後來我的作品用色也傾向一層又一層的透明感。不管日後我的作品看起來似乎是黑暗的、陰森的畫面,它的色彩一定還是很透明的,沒有混濁不清的感覺。」

江賢二以音樂為內涵的創作中,不乏向經典樂曲致敬的作品,早期作品如《淨化之夜》、《無言歌》、《流浪者之歌》等,都是以樂曲名為系列名稱。2008年遷居台東後,他的創作風格變得更加純熟,《向巴哈致敬(平均律)》、《德布西——鍵盤》、《乘著歌聲的翅膀》等系列,將音符的騰躍、漂浮的感覺融合進繪畫之中。

 
流浪者之歌

1982年創作出《巴黎聖母院》後,江賢二總算對自己是否能成為藝術家較有自信,但在紐約禁閉室般的畫室裡,整日獨自面對漫漫創作之路,他的心情仍常是焦慮又鬱悶的。每當創作不順之時,江賢二常聽音樂,一來是心情的紓解,二來則尋求創作靈感,因而創作了許多以音樂曲目為名的系列繪畫。九〇年初,處於創作的自我掙扎期的江賢二,西班牙傳奇小提琴演奏家薩拉沙提 (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 的著名樂曲「流浪者之歌」便成為此他創作時的最大慰藉,創作於1990-91年間的《流浪者之歌》就是引自薩拉沙提的名曲。

在此系列近三十幅的紙上作品裡,江賢二用單一色彩,以各式的工具, 或以手擦、或磨、或刮地在紙上留下傷痕般的印記,乍看靜謐的藍色畫面,其實是令人觸目驚心的線條、充滿線條節奏的張力,彷彿《流浪者之歌》中激昂壯烈又不時轉為幽微低吟的琴音,就是江賢二作畫時起起伏伏的心情。

 
無言歌

孟德爾頌家喻戶曉的鋼琴曲集《無言歌》,小巧精緻又美麗、無需文字、如歌的音樂便足矣。無言歌便是江賢二由孟德爾頌《無言歌》所啟發的作品,風格極簡、剛柔並濟。

其中一幅〈無言歌99〉(1991-1999)是由1991開始創作,是畫十年才完成的畫作,江賢二在這幅畫的油彩中混入紐約長島的沙,乾燥非常花時間。深褐色的顏料與沙層層交疊,配合上金色的線條, 肌理有力細膩兼具,充滿了來到異鄉與歸鄉時抑揚頓挫的感慨,將孟德爾頌這首歌的情感與精神完全地化為平面畫作,也是以時間內在琢磨的生命傑作。

 
向巴哈致敬(平均律)

江賢二常聽顧爾德(Glenn Gould)彈奏的巴哈作品,顧爾德在彈奏時經常不由自主地隨鍵盤哼唱起來,他的低吟聲也自然而然呈現在錄音裡,兩者之間極為合拍。有一陣子,江賢二更是每天聽巴哈的《平均律》,他以手指將巴哈音樂的旋律、強弱直接在畫布上再現,讓音樂在畫面同時躍動。他還配合樂曲演奏時間,指隨意走, 曲終畫成,此時的他在創作上已經能享受心所欲之的自由,於是他以此畫作向巴哈致敬。

 
乘著歌聲的翅膀

〈乘著歌聲的翅勝〉原是德國詩人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之作,作曲家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根據其浪漫且夢幻的詩境,譜成一首鋼琴演奏的獨唱曲。女高音演唱的樂曲,旋律輕柔、溫馨而甜蜜,特別貼近江賢二定居台東後日益被自然所釋放的愉悅心情。他將這首曲子以更自由的方式呈現於畫布上,甚至捨棄畫筆,利用畫室的顏料罐,在偌大的畫面裡,蓋印出大大小小的圓圈,構成整體的平衡。

在此作中,江賢二轉化詩歌、音樂與繪畫三種不同的藝術,達到完美契合,以畫筆凝結寧靜和純美的瞬間,悠揚的樂音彷彿在畫面深處繚繞。

 
德布西-鍵盤

江賢二形容德布西的〈月光〉是他音樂上的初戀情人。在考入師大藝術系的那一年,江賢二因得了初期肺結核,不得不休學一年,此時〈月光〉為陰鬱的心情帶來撫慰。

年輕時,他就很想以繪畫來呈現聽德布西音樂的感受,但反反覆覆不得其門而入。沒料到,在年過七十之後,重新繼續年輕時未竟之夢,居然一氣呵成創作出《德布西-鍵盤》十二聯作。這組作品不同於其他創作隨性而自然,江賢二在創作時預先思考以一組聯作形式、哪裡該留白,以及靛青色作畫,他的技法簡練自然,在畫面上他用筆刀與手指塗抹,簡練地表達出如音符躍動、自然泛音等種種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