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江賢二遷居至台東金樽,身心得以在大自然的滋潤下陶冶。在這片純淨的土地上,他親手設計了新的居所和畫室,一改早期黑、灰的風格,將大自然的色彩融入畫作,展現出前所未見的濃烈色彩。於台東發展的《比西里岸之夢》、《金樽》、《田園》及《牧神的午後》系列都映現出東海岸明媚燦爛的自然意象,他並創作出巨幅作品〈海的聲音21-00〉,構成寧靜寬廣的海之意象。

窮極一生都在追尋心中那道光的江賢二說 ,即使搬到台東後的創作,色彩變得繽紛鮮豔,也不是真正陽光的光,依舊是心中那道自觀內省的光,只是工作環境條件較不一樣而已,「台東給了我第二個藝術生命。」這句自述為江賢二此時心境的最佳註腳。

 
台灣山脈

江賢二跟妻子都愛海,有一段時間夫妻倆常從清晨就從台北開車往東海岸尋覓理想的創作淨土,一路經過宜蘭、花蓮,最終當來到台東金樽時,立即就愛上這個地方,並於2008年終於建成位於金樽的居所和工作室。

2008年他們終於建成金樽的工作室,這段南北往返的路程期間,江賢二感受著海岸山脈在不同時間中的光線變化,將印象化為《台灣山脈》系列。

《台灣山脈》系列雖然以油彩繪成,卻給人如水墨畫運染流動的印象,山脈群峰在光的映照下,顯現出一種彷彿聖靈充滿的通透性,在再現的過程中注入藝術家的精神感受。金色霧靄籠罩疊嶂山巒,氤氳醞釀著蓄勢待發,眼前台灣山脈磅礴氣勢讓人如身歷其境。

 
比西里岸之夢

《比西里岸之夢》系列是江賢二進駐台東以後,最早發展的一個系列。「比西里岸」是阿美族語「Pisirian」羅馬拼音的轉譯,原意為放羊之地,也是部落之名,位於今日台東的三仙台一帶。

2010年,因人口外流,比西里岸部落面臨經濟低迷的困境。為此,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導入朱宗慶打擊樂團的師資,為部落孩子開啟學習寶抱鼓的契機。授課的阿棋老師帶領孩子們敲擊寶抱鼓,躍動的鼓聲伴隨純真的歌聲,傳唱著屬於他們的部落之歌。孩子們的鼓聲深深打動江賢二,激發他創作《比西里岸之夢》系列,展開「迎光入畫」的創作旅程。他大膽運用色彩,讓繁花、海天之藍和晨昏之光躍然紙上,色彩成為江賢二藝術精神的具象呈現。

有別於過往的深沈暗鬱,江賢二透過《比西里岸之夢》系列,創造了豐富的色彩變化,既有海天之藍,也有晨昏之光的表現。他還根據花卉的形象,取其繁茂、燦爛、明亮的五彩之姿,綻放爆炸性的光與熱。

 
金樽

金樽,是江賢二人生創作的關鍵詞,因海灣陸連島形似酒杯,故名金樽。江賢二在此長期和自然和生活的對話,綿延發展為新的創作語彙。

不同於初到台東的明亮繽紛,《金樽》是《比西里岸之夢》系列問世後的系列,〈春〉、〈夏〉、〈秋〉、〈冬〉四季巨幅創作是江賢二為2020年北美館回顧展量身打造的作品。金樽的日常——檳榔鞘、工地的金屬網格、瓦楞紙,連工作室裡拿來擦洗畫筆、桌面的紙團,都成為創作金樽印象的素材。

 
海的聲音 21-00

2004年,江賢二把住處搬到北海岸三芝,每天往返於關渡畫室及住家,關渡畫室是由工廠廠房改建的,這是他在台灣的第四個畫室。住在三芝淺水灣是因為他愛海,每當他結束一天創作回到家時,往前一看淨是一片沒有光線的墨黑之海,那幾年,他腦海裡總是因這片海而產生一種寂寞寧靜的心情,在此時創作的〈海的聲音〉其實是江賢二心靈象徵之海,〈海〉(2005)初看是闇黑的畫面,期時是由深褐、深藍及深灰組成的九個正方形構成一張大畫面。他也開始想在在東台灣闢建工作室。

江賢二說 : 「我有許多作品跟海有關,但我並不是為了畫海而創作海……,更重要的是,獨自面對的海的那種想像空間,那樣的氛圍時,某一刻,就自然湧現的靈感。」

另一幅在關渡畫是完成的〈海的聲音〉三聯作,高約二公尺、寬幾達七公尺的闇黑之海,江賢二在創作的開始就想打破二度空間的限制,為了要達到他對於海的想像,他加上霓虹燈,形成一種無法言喻的神祕氛圍。

「藍色最難調出來。」2022年於臺東美術館展出的近十一米寬、三米半高的巨幅作品〈海的聲音21-00〉,是由飽蘸不同藍色顏料的紙團構成海之意象。江賢二說:「我十幾年來在台東每天一早起床就是看到海。我沒有刻意要做〈海的聲音〉,是慢慢做,結果就變成了海,因為海的顏色擺在我心裡很久了。」

 
海洋與島嶼的聯想

江賢二一生逐海而居,他的每段創作歷程,都與海洋息息相關。2023年創作的《海洋與島嶼的聯想》系列,以藍、棕兩色為抽象畫的基調,呈現海洋帶給他神秘而美麗的感受,可以看見江老師純熟卻具童心的繪畫技巧,形成浮想聯翩的海之意象。

 
牧神的午後

《牧神的午後》系列作品名稱取自於德布西〈牧神的午後前奏曲〉,以台灣建築材料中常見的塑膠浪板為基底,讓金黃、粉紅、天藍、綠意等無數的色點在半透明浪板上相互碰撞,組成一個像是天空將亮未明、又如初映星光的藍綠色。

江賢二回想著,有次颱風前夕,他站在台東住家高處,望向前方無垠的太平洋,遠處蘊蓄著的劇烈風雨,他吹著狂風,滿滿襟懷地感受著,「那遠方的濕氣,海面朦朦朧朧的藍灰,四週的綠意,以及鼻腔裡涼涼的空氣,真像我第一次看到這件作品的感覺。」